• <button id="ao0ce"></button>
  • <rt id="ao0ce"><table id="ao0ce"></table></rt>
  • <tt id="ao0ce"><label id="ao0ce"></label></tt>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聞網 > 文藝文化 > 正文

    回家——吃飯啰

    2023-07-07 09:50:25?朱正麟?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吃飯了嗎?”“吃過了?!睆奈矣浭缕?,這就是鄰里街坊問候的標準語句。我不知道它們的歷史有多長,起源于哪個朝代。但對話傳達出的信息是十分嚴肅的。能夠吃飯,吃飽飯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人們活著,首先就是能夠有飯吃。

    圖片

    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第一次重要分工,是狩獵與采集。狩獵產生了畜牧業,采集產生了種植業。農耕文化的發展,使人類逐步走出半饑餓狀態。稻種是野生的,人們經過多少代的改良,使種植成為主要的生產方式。

    管厝鄉的牛鼻山文化,印證了這一農業革命的產生及發展。

    我到過牛鼻山,山邊有一小村落,約五六戶人家。村落背靠大山,前面是一小塊被山丘所圍住的田畈。一條小溪從田畈間流過,溪水的遠方有兩座秀美的山峰,她們隔著溪水相望,挺拔得如少女的乳峰。村落左邊是牛鼻山文化遺址。在其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已碳化的兩粒粳稻種子,距今已有五千年了。這一發現,將閩北及閩浙贛三省交界地區的水稻種植史向前推進了一千五百年。這兩粒種子被稱為閩北水稻的始祖。

    我好像看到了牛鼻山的先民用簡單的農具在田地里耕作,看到了浦城及閩北的先民在土地上耕作,看到了先民們在八閩大地上耕作。

    俗話說:“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痹?,浦城在三省交界的幾個縣市中,是最富有的。它土地肥沃,面積廣大。浦城是個移民城市,從廣豐、江山、龍泉過來的人們,甚至是中原戰亂到這里的難民,再也不愿意挪動腳步了。他們在這里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我曾到過水北街觀前村,這里是富嶺溪、臨江溪、南浦溪的交會處,是浦城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村莊背靠金、銀二山,對望小武當山,四周被群山環抱。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莫不在此停留。游名勝,品佳釀,賞歌舞,留下了傳誦一時的詩歌文賦。每到豐收季節,北鄉、東鄉、西鄉的運糧船只就到這里集結。船工走卒,商賈歌伎,燈火通明,通宵達旦。爾后,撐著糧船,喊著號子,過建陽,行建甌,穿南平,直達福州。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

    習近平同志在任福建省省長期間,到了浦城殿下村。在農民家中,話家常,談種子,化肥,收購價等問題。

    吃飯問題始終是黨和政府的第一要務,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講的是農民,農村問題。

    我曾站在櫻花莊園的房頂上,向北眺望。平坦的田地望不到盡頭,那是浦城最大的畈田——麒麟畈,那是萬畝良田。如今這里還在農田基礎建設,要建設高標準的水稻公園。

    溪水從田畈中蜿蜒穿過,溪岸上栽種的是花與果樹。村落點綴其中,青磚紅瓦。田畈邊緣的山丘上是千畝茶園,萬畝翠竹。

    從牛鼻山到八閩大地,從四面八方到觀前碼頭,從高山梯田到萬畝水稻公園。滄海桑田,換了人間。

    小時候,我嘗過餓肚子的滋味。母親站在城墻背上,對著南浦溪,高聲地喊道:“回家——吃飯啰——”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南浦時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論

    版權說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縣五一三路132號
    辦公電話: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閩ICP備15018385號  
    浦城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2822296   舉報郵箱:pcxwxcb@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辦: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備案碼35072202010026

    国产精品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button id="ao0ce"></button>
  • <rt id="ao0ce"><table id="ao0ce"></table></rt>
  • <tt id="ao0ce"><label id="ao0ce"></label></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