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2023-06-21 16:38:14??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內涵極其豐富。從大的范疇來看,當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創造,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和黨的政治文化、軍事思想、外交思想等,都屬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從實踐的角度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努力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價值理念、道德規范,形成新的關于國家發展的指導思想、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創造新的科技發明和社會生產力,建設新的文化內容和樣式,形成新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條件等。 從文明的特征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應體現出繼承性、創新性、先進性、人民性、國際性等特點。繼承性,指的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必須體現發展的延續性。創新性,指的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守正創新,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體現鮮明的時代性。先進性,指的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創造新的文明形態,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人民性,指的是我們黨是人民的黨,建設人民的政權、人民的國家,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所建設的文化和所創造的文明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主體,為全體人民服務。國際性,指的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廣泛吸收世界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的同時,必須更多關注人類社會,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答案,展現胸懷天下、天下一家的宏大氣象。 一切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創新和文明進步為先導和基礎。如果不能創造新的文明形態,國家實力的強大不能轉化為文明上的興盛,是難以持久的。歷史上有不少強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便是例證。即便有的點燃了新的文明之光,但由于自身并沒有創造出新的文明,沒有成為新文明的主體,因而很快被他國所超越。 堅定文化自信,歸根結底在于鑄就文化的新輝煌、創造新的文明形態。我們要奮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不僅需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也需要在文化建設和文明發展上創造新的更大輝煌。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擔負起的歷史使命。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又一次站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中國共產黨立志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需,也是維護和促進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之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摘自6月2日《學習時報》發表的鄧茂生撰寫的《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