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云峰寺
2023-05-05 09:45:17??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陳釀的美酒年代越久遠,就愈發芳香,別有一番風味。 有底蘊的禪院,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也就愈發吸引人。位于浦城縣水北街鎮曹村西北側約兩公里的山坳中的云峰寺即是如此。5月22日,我參加縣文聯的采風活動來到這里。 車行幾十里,山路十八彎。三面環山的云峰寺以一種別具特色的美猝然呈現在我眼前。古樹,黛瓦,白墻,斑駁的門窗,殘缺的寺門,讓這個身處深山始建于唐貞觀年間、重修于明成化十八年的廟宇更加古樸滄桑。 拾階而上,旅途帶來的喧囂與浮躁不知不覺中已煙消云散。才近寺門的我心神便已安寧。我不敢大聲講話,就這樣默默的看著它。有的只是震撼與感動!這就是《縣宗教志》所記載的、李世民所御封的“安禪奉祝圣道場”!這就是今年我縣被國務院核定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云峰寺! 輕輕的走進寺門,穿過天王殿。來到正殿。好不精致的一座古建筑!前后七檁,面闊三間(9.89米),間進深四間(10.88米),高11.6米,占地171.94平方米。完整的保留了明朝時期的建筑風格。重檐歇山頂,正脊鎮陶制寶葫蘆,鴟尾呈魚形大口吻。四面圖脊正中分別寫著龍(正面)、鳳(背面)、閣(左面)、樓(右面)四個字。覆蓋灰陶黛瓦,祥云圖紋的瓦當。挑梁翹角。殿身分心槽加副階周匝。三層斗拱,斗上加拱,拱上加斗,它獨一無二的榫卯結構,繁復雜亂的拼接,左右對稱的樣式,無不令人贊嘆。這是歷史變遷中點點滴滴沉淀下來活的文化! 駐足在因潮濕而略顯破舊的大殿內。覆盆式蓮瓣紋柱,精巧的佛龕雕花石座花飾。依附著或深或淺的青苔,于無形中生出戚戚之傷感:“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只有端坐正中的三寶如來沉穩地見證著人間的悲歡與離合,詮釋著世間的繁華與衰敗?!扒Ч排d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所有的一切于他終是一臉慈祥,于我卻真實地領略到古建筑殘存下來的質樸美,感悟到生命的真諦。大象無形,大道至簡,也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天井中的兩棵古樹日日常青,陽光透過樹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見證著古殿的過去與現在。大殿右側有一完整碑記,記載著云峰寺創建的時間、始由及重修的緣由。它在無聲地彰顯著歷史的痕跡,不被風雨所動。站在大殿右側的山坡上,起墊飛翹的檐角黛瓦,縫隙里,幾株青草在探頭探腦。屋脊坡頂層層分明,在五月暮春的陽光下,在古風古韻的氤氳之中,聽清風穿過山谷,想時光繞過的歷史。 累了,坐在長廊上。聽駐廟老人說云峰寺過去的故事。最繁華時有廂房99間,信眾數以萬計。靜靜的看著它,盡享它的厚樸?;秀遍g仿佛穿越過時空的隧道,追憶百年前:雄偉的大殿內,燭光閃動,香煙繚繞,帷幔低垂,佛聲悠揚;佛案下滿殿堂的是撲地叩首的信士和僧眾;雪峰義存禪師的諄諄游講。一絲的醒悟,瞬間穿越過歲月的滄桑,溢滿整個心靈。 退身出寺門,綠蔭如海的山野、古樸厚重的云峰寺,過去與現在就這樣融合在一起。 云峰寺,一幅隔世的水墨畫,讓我沉醉。 云峰寺,一首古樸的史詩,讓我回味。 云峰寺,一幀歷史的長卷,讓我沉思。(柯婷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