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花神節”
2023-02-27 10:32:04??來源:節選自王德仁的《故鄉“花神節”》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故鄉“花神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天,百花齊放,萬物復蘇,是一個美麗又帶有夢幻般景色的季節! 故鄉浦城,每年立春日都有一個歡慶“花神節”的盛大活動,美麗山城,由花開而鬧,因花朝而節,隨花神而萌。 小城的“花神節”,也叫“花朝節”,最早源于“百花節”,興于春秋,盛于唐宋。讀春秋《陶朱公書》:“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币苍S這是“百花節”的最早記載。浦城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的綠色腹地,雨熱同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溫和的氣候不僅形成樹木的世界,也是百花生長的天地。 城里鄉村,除了悠久盛名的清香木樨花,那條進中原的梨嶺由梨花得名,桃山因桃花著稱,城街有梅苑,巷內有杏園,鄉有蓮田,溪有榴村,還有漫山春花,遍野碧草……百花競放,燦爛盡暉,人們走春郊游,觀花賞花,自然而然形成花的節日?;ㄓ邪贅语L華,春是千般顏色。北宋知福州的浦城進士章岷,回鄉譽春:“秋霽獨先初夜月,春陰見盡滿城花”。 如說迎百花生日,是一種自然的百花朝會的時節,是一種春天花卉文化的融合,成了人與春天的約定。晉周處《風土記》說:“浙間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游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被ǔ澲?,與浙江相連的浦城,這天的男女老少穿新裝,尤其是姑娘家要戴花插花,把自己打扮得似玉如花,人們盛行朝花崇花,采鮮花,插瓶花,蒸花糕,相互分花紅。最美的季節,最美的容顏,清代浦城才女孫若孟《送春》詩:“年年只見百花開,不解花間送幾回”。她每年慶花朝,送春歸,沉醉花朝春風里。 慶花朝,迎花神。隨著先人對花美若神的贊詠,于是又把花朝節稱為“花神節”,是對花卉節的人文提升,是春之花的神圣化。 傳說的春神,執掌百花開序,掌控春天時分,月月有花開,故封十二位花神。百花中,江南多以桃花為神。浦城,南宋以來也以桃花為主的花神節活動不斷。桃花為神?神話《山海經》載,桃樹是由夸父與日逐走棄其杖,“化為鄧林?!被剜l,我雖然一時找不到“花神節”的史料,但鄉城古人愛桃花,不僅留下桃園、桃山、桃埠、桃源洞地名,而且留下許多桃的風習。如獻壽桃,慶賀生日的吉祥物,俗稱仙桃;避邪惡,桃符迎春傳佳話;育英才,“桃李滿天下”為美談;悅澤胭脂,美人的桃花粉;桃木梳,過去的姑娘嫁妝之物;桃木劍,民間的鎮宅之器…… 故鄉桃花主春色,亦是浦城文士“夢筆生花”的時節。萬紫千紅百花開,桃紅又是一年春?;巧?,豪士撫琴歡歌,花間下,墨客作畫豪書,花苑里,文人吟詩弄文。南朝江淹就有一首著名的南浦《山桃》詩:“惟園有實,惟山有叢,丹花驚露,紫縈繞風。引霞如電,映煙成虹。伊春之秀,乃華之宗?!敝祆涞母赣H朱松在《南浦五言小詩》中也有“春容最好時,夢回花滿眼”。桃花神美,夢美了故鄉的天地。 清朝時,著名的十二琴樓,浦城派大音樂家祝桐君在此彈過“迎花神曲”,文士匯涌。著名的禁煙英雄林則徐、集楹聯之大成者梁章鉅進京路過浦城,都到祝家琴苑聚會。于是,春日尋芳花朝節,官民同賀的佳日。 煙雨江南,立春之后,風和日暖,雨水漸多,是百花怒放之日,也是萬物生長之時,更是農耕播種之機。桃花汛期是生機,先人為祈求一方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不忘一年之計在于春,于是,小城以“迎花神”同時作為“迎春神”的鄉俗。 據浦城縣志對《花神節》記載,以“迎春?!?,來迎接春天之神。春牛用桑木料制造,牛鞭用柳枝做成。春牛做好后先放在金鳳門外的宜春亭。立春前一日,縣令率僚屬穿官服到亭前,祭祀后,屬官先行,長官次之,春牛隨后,迎至縣衙門前。 立春日清晨,備牲禮果品,由一個男童扮“春之芒神”牽牛繩在前,各官執彩仗列兩旁,縣令殿后,然后開始迎街,至今留下“春牛過后街”的俗語。我幡然思之,小邑歷史,山城發展,本身就是一道道“驚神曲”。 故鄉花朝,百花馨香,喜迎春天,神往未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